嘉陵江流域植被景观异质性的空间梯度变化

被引:7
作者
黄小富 [1 ]
熊华 [2 ]
刘洋 [3 ]
严贤春 [1 ]
胥晓 [1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3]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植被景观; 异质性; 空间梯度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遥感图像基础上,利用ArcView GIS和景观统计软件FRAGSTATS从东西、南北以及西北至东南3个方向对嘉陵江流域的植被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空间梯度分析。结果表明:(1)"栽培植被"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51.81%,为整个流域植被景观的基质,聚合性最强,联结度最高;"针叶林"和"灌丛"的斑块数较多,但面积较小,破碎化程度较高,而"裸地/城镇"破碎化最低;"灌丛"斑块间距最大,聚合性最弱;"高山植被"分布零星,联结度最低;(2)沿东西方向,植被景观异质性逐步下降,在流域中部降至最低,但随着进一步向西推移又明显升高,表现出"先降后升"的总趋势;(3)从北至南植被景观异质性向上波动3次后逐步下降,在接近流域南端时降至最低后又略有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再逐渐波动下降"的总趋势;(4)沿西北至东南方向植被景观异质性上下波动1次后在近东南端降至最低,随后略有小幅波动,但波动次数和幅度远低于北南方向,表现出"先降低再波动下降"的总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62 / 23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嘉陵江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 [J].
胥晓 ;
郑伯川 ;
陈友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373-378
[2]   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生态学报, 2006, (01) :213-220
[3]   嘉陵江水土保持对三峡工程水沙的影响 [J].
杨泉 ;
何文社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5, (03) :37-40
[5]   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郭晋平 ;
张芸香 .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05) :46-49
[6]   景观生态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J].
蒋文伟 ;
刘彤 ;
丁丽霞 ;
温国胜 ;
张万荣 ;
钟泰林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3) :87-90
[7]   景观异质性研究评述 [J].
赵玉涛 ;
余新晓 ;
关文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495-500
[8]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
[9]  
Matthew Luck,Jianguo Wu.A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a case study from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region, Arizona, USA[J].Landscape Ecology,2002
[10]  
R. V. O'Neill,J. R. Krummel,R. H. Gardner,G. Sugihara,B. Jackson,D. L. DeAngelis,B. T. Milne,M. G. Turner,B. Zygmunt,S. W. Christensen,V. H. Dale,R. L. Graham.Indices of landscape pattern[J].Landscape Ecolog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