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变质带火地垭群中片内无根褶皱与面理置换

被引:10
作者
刘肇昌
机构
[1] 冶金部地质技术干部进修学院
关键词
褶皱; 层理; 转折端; 翼部; 地质构造; 沉积构造; 米仓山; 小型构造; 片理; 面理置换; 无根; 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片内无根褶皱是变质岩系中分布广泛的一种小型构造,它的存在是面理置换的重要判据之一(特纳等,1963),对于认识区域性面理的成因,恢复区域构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四川北部南江上两地区火地垭群中片内无根褶皱进行了研究。 一、火地垭群中的片内无根褶皱 火地垭群广泛出露于杨子地台北缘的米仓山变质带。它是一套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一系列走向北东-北东东的复背斜、复向斜,为晋宁期中酸性岩浆岩侵入,并被震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
    马杏垣
    [J]. 地质论评, 1965, (01) : 13 - 28
  • [2] 嵩山构造变形[M]. 地质出版社 , 马杏垣等著, 1981
  • [3] 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M]. 地质出版社[]特纳(F·J·Turner),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