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再创造:面向内生发展的民族教育

被引:5
作者
虞嘉琦
机构
[1] 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
关键词
内生发展; 民族教育; 共生; 民生改善;
D O I
10.13749/j.cnki.cn62-1202/g4.2018.02.013
中图分类号
G750 [少数民族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当前的民族教育没有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也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教育没有树立内生发展的价值导向,从而忽视了教育与区域的嵌入式关系。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内生发展不是为了发展的手段,而是以各自的环境与文化为基盘,并为每个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形式,是自律地再创造传统的过程,是基于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和谐共生。相应地,民族教育也就理应成为以内生发展为根据与指归的教育。一方面,民族教育扎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并与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相照合。另一方面,民族教育意在培养能够担负起本地区内生发展任务的、具有相应文化水准与自治能力的人才,而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J].
靖东阁 ;
孙振东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 (06) :58-62
[2]  
内発的発展論の現実化に向けて .2 若原幸範. 社会教育研究 . 2007
[3]  
藤原書店 .2 鶴見和子. 藤原書店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