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

被引:95
作者
王国祥
濮培民
张圣照
李万春
胡维平
胡春华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水生高等植物,人工复合生态系统(ACE),水质净化,动态试验,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等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ACE),并在太湖五里湖中桥湖湾内以动态模拟试验,从群落水平研究了多种水生植物镶嵌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水经该系统净化后,藻类生物量(以Chla计)下降58%,氨氮下降66%,总氮下降60%,总磷下降72%,可溶性磷酸盐下降8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与以该湖湾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相比,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出水的氨氮比水厂出水的氨氮平均低45%,总氮低37%,可见经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处理的湖水部分指标优于同源的自来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刘文祥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4) :18-22
[2]   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净化效率研究 [J].
高吉喜 ;
叶春 ;
杜娟 ;
孟裕芳 ;
闫自申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3) :56-60
[3]   太湖入湖河道污染物控制生态工程模拟研究 [J].
戴全裕,蒋兴昌,汪耀斌,黄卫良,成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201-205
[4]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J].
尹澄清 ;
兰智文 ;
晏维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76-80
[5]   根生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滇池水体的净化作用 [J].
吴玉树 ;
余国莹 .
环境科学学报, 1991, (04) :411-416
[6]   四种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净化能力的研究 [J].
曹萃禾 .
水产科学, 1990, (03) :8-11
[7]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