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被引:7
作者
李林 [1 ,2 ]
袁坤 [1 ,2 ]
张立恒 [1 ,2 ]
王华 [1 ,2 ]
机构
[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2] 上海市金山区中医医院
关键词
电针夹脊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评价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CBM-d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收集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15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6篇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772例患者。6篇文献治愈率汇总合并汇总OR值为2.53,95%CI为[1.87,3.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加电针);总有效率汇总OR值为3.61,95%CI为[2.03,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标的判定:其中1篇使用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82,汇总OR为2.20,95%CI为[0.76,3.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1篇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122,OR值为-1.32,95%CI为[-1.33,-1.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判断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目前纳入研究显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常规取穴加电针,并且安全、有效,但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方面,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太少,尚不能肯定电针夹脊穴具有镇痛的作用,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外科学.[M].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推拿学.[M].严隽陶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  
外科学.[M].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康复评定.[M].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吴少祯;吴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6]   Bias in meta-analysis detected by a simple, graphical test [J].
Egger, M ;
Smith, GD ;
Schneider, M ;
Minder, C .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7, 315 (7109) :629-634
[7]   深刺腰夹脊穴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J].
李鹏飞 .
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 (10) :20-21
[8]   “夹脊穴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于晓刚 ;
程艳红 .
北京中医, 2007, (05) :291-292
[9]   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观察 [J].
王敏 ;
王敏华 ;
华启海 ;
李震宇 ;
江勇 ;
孙涛 ;
徐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 (06) :594-595
[10]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罗华丽 ;
龚彪 ;
李荣亨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 (08) :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