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动性膨胀的历史和逻辑

被引:10
作者
刘骏民
段彦飞
机构
[1]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流动性膨胀; 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扩张; 人民币效应;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8.06.017
中图分类号
F821.0 [货币政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代的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通过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外提供美元流动性。全球流动性膨胀可分为三个层次,美国增加一美元的对外债务,将导致世界扩张大致两到三倍的流动性。中国作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国,全球流动性的输入直接导致了人民币面临国际贬值、国内升值的双重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 [J].
陈宝森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 (03) :1-8
[2]   全球流动性膨胀与经济虚拟化 [J].
刘骏民 ;
李曙军 .
开放导报, 2007, (02) :65-68
[3]   美国债务膨胀、经济泡沫与新帝国主义 [J].
美威廉塔布 ;
吴娓 ;
付强 .
国外理论动态, 2006, (11) :41-45
[4]  
理解流动性膨胀: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危与机 .2 刘骏民. 第一财经日报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