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33
作者
严纪文 [1 ]
朱海明 [1 ]
王海燕 [1 ]
何冬梅 [1 ]
杨冰 [1 ]
宋曼丹 [1 ]
赖蔚苳 [1 ]
王建 [1 ]
马聪 [1 ]
邓峰 [1 ]
柯昌文 [1 ]
倪汉忠 [1 ]
黄吉城 [2 ]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基因; 图谱[文献类型]; 抗生素类; 抗药性;
D O I
10.13590/j.cjfh.2006.06.009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广东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按国家监测网的工作手册进行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和菌密度测定,应用RiboPrinter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纸片法作药敏试验。在监测的10类2265份食品中,共分离出76株沙门菌、7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61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空肠弯曲菌、2株O157∶H7大肠杆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3.95%。部分分离的菌株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是:58株沙门菌分属于22个血清型,2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属于11个RP基因型,5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14个RP基因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O157∶H7大肠杆菌均有多重耐药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比例较低。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中的几何平均菌密度分别为265、96CFU/g和93MPN/100g。5种食源性致病菌对广东省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肉类食品和水产品的污染尤为严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对畜牧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科学指导,并制定相关的法规进行监督和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enth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