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本、融资替代与中国典当业的盈利波动——经验证据及理论解释

被引:6
作者
周黎明
史晋川
王争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融资成本; 金融危机; 典当; 调研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8 [典当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后期以来中国典当业整体盈利状况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跨国文献资料,我们发现中国典当业具有迥异于其他经济体的特点,即中国的典当需求更多地来自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需求,而非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基于此发现,我们借助一个企业融资行为模型,提出了对典当业盈利变化的一个解释: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从各方面降低了企业通过银行借贷的成本,而与此同时典当成本却具有刚性;作为合理的反应,企业自然偏向银行借贷而非典当融资;典当业因此大量失去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经济紧缩政策的作用恰好相反。宏观政策导向的变化和典当行业的盈利波动之间的关系印证了上述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描述与对策选择 [J].
周宗安 ;
张秀锋 .
金融研究, 2006, (02) :152-158
[2]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3]   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9, (02) :15-22
[4]  
走进典当行[M]. 学苑出版社 , 李沙, 2006
[5]   PAWNBROKING AS AN INSTRUMENT OF RURAL BANKING IN THE THIRD-WORLD [J].
BOUMAN, FJA ;
HOUTMAN, R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88, 37 (01) :69-89
[6]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2 Shaw Edward 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