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绿洲适宜规模研究

被引:4
作者
郑淑丹 [1 ]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且末绿洲; 水热平衡法; 适宜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干旱区平原绿洲,应以水为中心确定绿洲规模,防止水资源不足情况下土地过度开发造成的荒漠化和沙漠化。应用基于生态水热平衡的适宜绿洲规模数学模型,对且末绿洲现状年的绿洲适宜发展规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且末绿洲稳定性指数为0.535 8,绿洲处于亚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呈开始退化趋势,绿洲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保持稳定。(2)且末绿洲适宜规模为609.22~812.29km2,且末绿洲适宜耕地面积为92.66~123.55km2。通过资料可知,且末绿洲现有规模为992.16km2,超出适宜规模0.2~0.6倍;现有耕地面积为150.88km2,也超出了适宜耕地面积的0.2~0.6倍。从生态可持续角度出发,绿洲面积不宜再扩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且末绿洲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J].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
瓦哈甫·哈力克 ;
卞正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04) :26-31
[2]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张鹏 ;
徐中兵 ;
赵振亮 ;
杜天莉 ;
张慎举 ;
董洪北 ;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4) :186-191
[3]   且末绿洲系统稳定性影响因子初探 [J].
杜晓梅 ;
瓦哈甫·哈力克 ;
于茜 ;
吴亚妮 ;
卢震林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4) :452-455+458
[4]   干旱内陆河区绿洲稳定性分析 [J].
王忠静 ;
王海峰 ;
雷志栋 .
水利学报, 2002, (05) :26-30
[5]   绿洲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思考 [J].
贾宝全 ;
任一萍 ;
杨洁泉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1, (01) :56-63
[6]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生态系统 [J].
李小明,张希明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1995, (04) :10-16
[7]   祁连山区水资源及其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陈昌毓 .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02) :104-114
[8]   干旱区人工绿洲规模的预测研究——以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为例 [J].
邓永新 ;
樊自立 ;
韩德林 .
干旱区研究, 1992, (01) :53-58
[9]   新疆库车绿洲灌溉农业发展模式 [J].
姜德华 ;
王国清 .
自然资源, 1991, (06) :27-32
[10]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与绿洲建设 [J].
汤奇成 .
自然资源, 1989, (06)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