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蟆的生态观察和养殖问题的讨论

被引:22
作者
马常夫
于春林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附中生物学教研组
[2] 吉林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哈士蟆油; 孵化池; 青蛙; 森林植被; 生活期; 森林; 幼蛙; 越冬池;
D O I
10.13859/j.cjz.1960.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哈士蟆的陆栖生活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山期,森林生活期和下山期。森林生活期,哈士蟆主要栖憇于阔叶林中,柞木林里很少。(2)哈士蟆有二种冬眠方式,即水下冬眠与地下冬眠。水下冬眠为主要冬眠方式,这种方式又可分为散居冬眠与群居冬眠二个阶段。(3)森林植被的破坏引起哈士蟆数量的变化,其变化过程约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森林区:哈士蟆为优势种,青蛙与蟾蜍数量少。半林区:哈士蟆数量减少,青蛙与蟾蜍数量增多。哈士蟆与青蛙、蟾蜍的数量约处于等同地位。农田区:森林植被全部被垦为农田,哈士蟆的数量极少,或绝灭。青蛙与蟾蜍成为优势种。(4)哈士蟆养殖场需有树林和水源,并需有二类池塘,即产卵孵化池和越冬池。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种有经济意义的蛙——哈士蟆 [J].
马常夫 ;
于春林 .
生物学通报, 1958, (08) :6-8
[2]   青蛙Rana nigromaculata早期胚胎发育 [J].
王应天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58, (01) :95-104+120
[3]   哈什蟆油初步介绍 [J].
刘仁甫 .
中国药学杂志, 1955, (11) :517-517
[4]  
中国药物学[M]. 千顷堂书局 , 时逸人编撰,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