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晒客”自我呈现分析——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

被引:14
作者
崔永衡
任振朋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马拉松; 晒客; 自我呈现; 戈夫曼拟剧理论;
D O I
10.16207/j.cnki.2095-235x.2016.04.005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近几年我国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式"高速发展,但在赛事举办过程中问题也频出。笔者借助网络用语马拉松"晒客"旨在表述那些怀以盲目从众、炫耀自我的心理,通过参与马拉松比赛在马拉松赛场上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外表"和"举止")实现自我展示的参赛者。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戈夫曼"拟剧理论"的视角,对全民"马拉松热"中出现的问题,试图从参与者"晒马拉松热"的视角去解读。得出的结论是:马拉松赛场上诸多特点与"晒客"的展示平台不谋而合;"晒客"们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借助赛场平台所作的过多的炫耀、对自我展示忽视了马拉松比赛的本质意义。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大量怀以"晒客"心态的马拉松参赛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马拉松与城市文化的契合及优化路径研究 [J].
蒙彩娥 .
体育科研, 2015, 36 (05) :48-51
[2]   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 [J].
韩晓丹 ;
戴世富 .
新闻世界, 2014, (10) :129-131
[3]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发展分析 [J].
韦霞 ;
张俊斌 .
体育文化导刊, 2014, (01) :16-19
[5]   大学校园“晒客”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J].
徐晓波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1) :68-71
[6]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J].
靳英华 ;
原玉杰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1) :1445-1447
[7]   网络晒客的社会学透视 [J].
余建华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7) :69-71
[8]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编.商务印书馆.2010,
[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