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底泥冲刷悬浮对水质影响途径的实验研究

被引:35
作者
李剑超
褚君达
丰华丽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
关键词
底泥; 冲刷悬浮; 污染物释放; 水质; 间隙水; CO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进入天然水体的大部分污染物会在河流、湖泊底部形成富含各种污染物的沉积物层 ,在一定的水流流速及紊动作用下发生底泥冲刷及再悬浮。大量的污染物被重新释放出来造成河湖水体的二次污染 ,这种情况是外源污染得到治理后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建立这种影响条件下的水质模型需要对沉积物的污染释放机理有充分的认识。采用富含污染物的天然河湖底泥 ,通过衡温静态培养等手段 ,在不同的水力条件 ,瞬间悬浮、连续悬浮和静止状态下 ,研究了污染物的释放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底泥冲刷悬浮影响水质的主要途径 ,即在底泥间隙水污染物浓度接近平衡时 ,其与上层大水体的混合作用是影响水质的主要作用 ,其次是下部底泥的静态释放 ,而悬浮颗粒的污染物扩散释放作用则较小 ,这为底泥冲刷悬浮影响下的水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河流底泥冲刷沉降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J].
褚君达,徐惠慈 .
水利学报, 1994, (11) :42-47+69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