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于洪久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光合生理;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以9个大豆稳定品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影响大豆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种植密度在36~50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豆的光合生理指标提高,进而增加了大豆的产量,但当密度增加到50万株.hm-2时,大豆的增产幅度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115 / 1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J].
王程 ;
刘兵 ;
金剑 ;
刘居东 ;
张秋英 ;
刘晓冰 ;
李文滨 ;
Stephen JHerbert .
大豆科学, 2008, 27 (06) :936-942+948
[2]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J].
焦浩 ;
纪永民 ;
张存岭 .
作物杂志, 2008, (05) :50-53
[3]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张伟 ;
张惠君 ;
王海英 ;
谢甫绨 ;
陈振武 .
大豆科学, 2006, (03) :283-287
[4]   大豆播种密度对籽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 [J].
何世炜 ;
常生华 ;
武得礼 ;
朱祥清 .
草业学报, 2005, (05) :43-47
[5]   高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孙贵荒 ;
刘晓丽 ;
董丽杰 ;
陈艳秋 .
大豆科学, 2002, (03) :199-202
[6]   密度对矮秆大豆群体生育动态的影响 [J].
孙淑贤 ;
傅艳华 ;
逢玉兰 .
作物杂志, 1999, (02) :18-19
[7]   大豆产量空间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游明安 ;
盖钧镒 ;
吴晓春 ;
邱家驯 ;
马育华 ;
贺观钦 .
大豆科学, 1993, (01) :64-69
[8]   豆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指标的研究 [J].
刘金印 ;
张恒善 ;
王大秋 .
大豆科学, 1987, (01) :1-10
[9]   大豆株型、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第二报 大豆群体冠层的荚粒分布 [J].
孙卓韬 ;
董钻 .
大豆科学, 1986, (02) :91-102
[10]   大豆群体合理摆布与产量关系研究 [J].
常耀中 .
大豆科学, 1983, (02) :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