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杂1号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静 [1 ]
董振生 [2 ]
李红兵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RAPD; 种子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白杂1号”父母本及F1代种子为研究材料,用238个10-mer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了RAPD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8个随机引物出现多态性扩增,DNA片断大小在0.17~1.8 kb之间。经多次重复验证,引物S24、S83和S104条带稳定,并且杂交种条带为双亲互补型;引物S176为偏父型,在母本中扩增出350 bp特征带,而其在父本中呈阴性。选取S104(GGAAGTCGCC)对两个亲本及F1建立指纹图谱,共检测出6条强带,其中380 bp是母本特征带,1 600 bp是父本特征带。人为掺杂构建“白杂1号”F1代测试群体,用S104对其进行了纯度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对RAPD方法在鉴定种子纯度中的有关双引物混合扩增和条带判断取舍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陕油8号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研究 [J].
李红兵 ;
董振生 ;
陈毓荃 ;
刘创社 ;
董军刚 ;
刘绚侠 ;
樊雅琴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11) :2007-2011
[2]   白菜型油菜三系杂交种白杂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J].
景军胜 ;
董振生 .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11) :13-14
[3]   RAPD标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析 [J].
陈宏 ;
孙维斌 ;
雷初朝 ;
王敏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39-142
[4]   用RAPD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杂种H9909的纯度 [J].
段院生 ;
刘平武 ;
杨光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301-305
[5]   油菜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J].
刘春林 ;
阮颖 ;
官春云 ;
周小云 ;
王学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432-433
[6]   杂交油菜“蜀杂6号”特异序列扩增标记(SCAR)建立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J].
干滟 ;
曾凡亚 ;
赵云 ;
王茂林 .
作物学报, 2001, (06) :722-728
[7]   TE缓冲液对RAPD带型的影响 [J].
刘春林 ;
阮颖 ;
王学军 ;
官春云 .
生命科学研究, 2001, (03) :275-276+279
[8]   杂交油葵A15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J].
莫结胜 ;
刘杰 ;
刘公社 .
作物学报, 2001, (01) :85-90
[9]   RAPD方法鉴定油菜“杂油59”种子纯度的研究 [J].
刘杰 ;
刘公社 ;
李殿荣 ;
齐冬梅 ;
王灏 ;
王道杰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0, (06) :526-530
[10]   RAPD技术鉴定番茄一代杂种粤星种子纯度的研究 [J].
蒲汉丽 ;
李乃坚 ;
黄爱兴 ;
王得元 ;
庄楚雄 .
种子, 2000, (05)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