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β2,α1及AT1受体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5
作者
张磊
王树岩
缪国斌
刘秀兰
张麟
机构
[1] 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北京市
[4] 北京市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β2-受体; α1-受体; AT1受体; 自身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受体与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β2,α1及AT1受体的自身抗体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进展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检测50例高血压心脏病、40例单纯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β2、α1和AT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2、α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χ2=3.85~13.5,P<0.05);高血压心脏病自身抗体阳性的平均几何抗体滴度与单纯性高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t=1.41~1.88,P>0.05),但两组阳性抗体的平均几何滴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51~6.61,P<0.05);高血压心脏病抗β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其中81%的患者同时具有α1受体的自身抗体;76%的患者同时具有AT1受体的自身抗体;52%的患者存在上述3种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β2,α1和AT1受体的自身抗体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心肌和血管重构有关。通过检测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可能对预测高血压病程及心肌和血管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能为临床选择联合降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60 / 21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utoantibodiesa-gainstAT1-receptorandalpha1-adrenergicreceptor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 LiaoYH,WeiYM,WangM,WangZH,YuanHT,ChengLX. HypertensRe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