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木薯园主要杂草生态调查与调控措施

被引:7
作者
宋付平 [1 ]
覃新导 [1 ]
冯朝阳 [1 ]
李静 [1 ]
范志伟 [2 ]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园; 杂草; 生态; 生长习性; 调控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生态区木薯园杂草的调查,明确广东木薯园主要杂草有22个科74种,其中一年生杂草34种,占45.9%,多年生杂草35种,占47.3%;禾本科最多,为17种,其次是菊科13种,两科共占总种数的40.5%。并提出六条木薯园杂草调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81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秸秆还田对稻麦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 [J].
王国忠 ;
杨佩珍 ;
陆峥嵘 ;
张中华 ;
叶兴林 ;
韩世明 .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01) :87-90
[2]   胜红蓟化感作用研究 Ⅷ.植株对花生和相关杂草的田间化感效应 [J].
陈建军 ;
孔垂华 ;
胡飞 ;
谭中文 ;
梁计南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96-1201
[3]   飞机草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J].
何衍彪 ;
张茂新 ;
何庭玉 ;
谷文祥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60-62
[4]   蟛蜞菊对华南地区部分农田杂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J].
聂呈荣 ;
温玉辉 ;
黎华寿 ;
陈莉琼 ;
洪明祺 ;
黄京华 .
杂草科学, 2002, (02) :15-17
[5]   农业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保持的生态学功能 [J].
陈欣 ;
王兆骞 ;
唐建军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50-52
[6]  
植物化学分类学.[M].周荣汉;段金廒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原色图谱.[M].马奇祥;赵永谦主编;.金盾出版社.2004,
[8]  
种子植物系统学.[M].张宏达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9]  
杂草治理.[M].王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