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被引:11
作者
甘亚
吕丁
机构
[1] 国家医药管理局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真菌病; 两性霉素; 作用机制; 细胞壁; 角鲨烯环氧化酶;
D O I
10.13461/j.cnki.wna.003352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正>近二十年来,真菌感染在免疫受损的病人群体中发病率猛增,其原因包括HIV感染、化疗引起的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激素的应用等等,特别引人注意的是HIV感染,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到2000年,受HIV感染的累积人数将达3000~4000万,80%以上AIDS病人受真菌感染,即使未表现出严重的症状,其口腔含白色念珠菌水平也很高.深部真菌感染已经成为许多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继有多类药物用于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的抗菌作用大小、机理以及毒性等不尽相同,因此,研究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其毒性机理及耐药菌的产生,可以为寻找更好的高效、低毒、广谱的药物提供分子水平上的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生物有机化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张瑛等编, 1992
[2]  
医用药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医用药理学》编写组, 1982
[3]  
Hitchcock CA et al. Biochem J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