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登斌
机构
: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年
/ 04期
关键词
:
语言学取向;
教育研究范式;
文本的建构;
D O I
:
10.16382/j.cnki.1000-5560.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语用学对当代教育领域的穿透、语言本体的能量以及社会变革的现实一并促成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其研究特质体现为,聚焦教育主体的真实生活,探索个体的生活体验,进行反思性写作和建构叙事文本。解释学、现象学和符号学的研究范式构成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景观。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因推重文本认识论而见长,也因囿于语言的天然不足而面临无法闪避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语言 言语 交往.[M].鲁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M].李建盛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5]
略论中国符号学的意义
李幼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李幼蒸
[J].
哲学研究,
2001,
(03)
: 47
-
53
←
1
→
共 5 条
[1]
语言 言语 交往.[M].鲁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M].李建盛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5]
略论中国符号学的意义
李幼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李幼蒸
[J].
哲学研究,
2001,
(03)
: 47
-
5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