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子宫颈癌17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82
作者
张美琴
陈鸣之
不详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分析 3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颈癌 (以下简称年轻宫颈癌 )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卵巢是否保留以及预后。方法 对 17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1~ 2 0 0 1年我院年轻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 (构成比 ,即年轻宫颈癌例数与同期宫颈癌总数之比 )分别为 1 2 %、1 2 %、4 3%、4 2 %、4 6 %、4 5 %、7 3%、9 0 %、10 7%、9 4 %、10 8% ,各构成比总体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临床症状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 ,为 10 1例 (5 8 0 % ) ;4 5例患者(2 5 9% )曾被误诊为宫颈炎 ;5 1例患者 (2 9 3% )有性生活紊乱史。 174例患者中 ,原位癌 2 2例 ,临床分期Ⅰa期 3例 ,Ⅰb期 37例 ,Ⅱa期 6 0例 ,Ⅱb期 34例 ,Ⅲb期 18例 ;宫颈鳞癌 14 3例 ,腺癌 2 7例 ,腺鳞癌 4例。手术患者中 ,2 9例淋巴管有累及 (2 9/ 119,2 4 4 % ) ,宫颈肌层浸润深度≥ 1/ 2者为 6 0例 (6 0 /12 2 ,4 9 2 % )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16和HPV18感染率为 34% (19/ 5 6 ) ,卵巢转移率为 0 8% (1/ 12 7)。Ⅰ、Ⅱ、Ⅲ期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6 %、6 0 4 %、13 3%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多因素分析表明 ,临床分期、淋巴管是否累及和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296例临床分析 [J].
胡明 ;
朱滔 ;
羊正炎 .
肿瘤防治杂志, 2002, (05) :513-515
[2]   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J].
李筱梅 ;
郑英 ;
张庆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2) :37-38
[3]   35岁以下子宫颈癌235例临床分析 [J].
梁立治 ;
尧良清 ;
黄欣 ;
李孟达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09)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