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牛肉生产所需的制种体系

被引:4
作者
陈幼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高档牛肉; 引入牛种; 地方品种; 杂交制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3.2 [];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近20年来中国引入28个肉用牛品种,但地方品种如秦川、鲁西、南阳、晋南牛等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杂交中的母系。国家"跨越"计划的实验显示,24月龄公牛可以达到590~640kg体重,屠宰率达59%~62%,平均胴体重330kg,为未来商品性杂交所需。作者提出母系持续供种,包括地方良种和杂交母牛群在内,还讨论了对引入杂交母牛的纯化问题。ET技术已达到54.1%的妊娠率,对制种十分有利。作者强调要繁育的母系和父系在杂交配套系中的有关经济性状,供同行商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跨越计划对高档牛肉生产的指导意义 [J].
陈幼春 .
黄牛杂志, 2003, (03) :1-3
[2]   关于牛胴优质分割肉块名称的讨论 [J].
陈幼春 .
黄牛杂志, 2003, (02) :1-3
[3]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J].
王惠生 ;
辛亚平 .
黄牛杂志, 2003, (02) :65-67
[4]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 [J].
周光宏 ;
刘丽 ;
孙宝忠 ;
徐幸莲 ;
南庆贤 ;
蒋洪茂 ;
许尚忠 ;
王丽哲 ;
汤晓艳 .
肉类工业, 2001, (06) :41-51
[5]  
现代肉牛生产[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幼春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