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银行体系稳定——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18
作者
王擎
白雪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体系稳定;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金融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原理对我国各省份的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我国影子银行的总体承受能力以及各地区承受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猛,但不同区域的规模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影子银行规模最大,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我国东部地区对影子银行的承受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的承受能力最差。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把控影子银行规模提供了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J].
裘翔 ;
周强龙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91-105
[2]   贷款利率市场化与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供给约束 [J].
赵平 .
金融论坛, 2014, 19 (05) :22-29+37
[3]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2002—2012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J].
刘超 ;
马玉洁 .
经济学家, 2014, (04) :72-80
[4]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冀志斌 ;
周先平 ;
董迪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1) :37-45
[5]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 [J].
张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03) :82-92+6
[6]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J].
毛泽盛 ;
万亚兰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1) :65-73
[7]   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 [J].
王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35-43
[8]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9]   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 [J].
李建军 .
金融研究, 2010, (04) :40-49
[10]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 [J].
何德旭 ;
郑联盛 .
经济管理, 2009, 31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