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尾矿库土壤-食用马铃薯和豌豆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被引:24
作者
甘凤伟 [1 ,2 ]
方维萱 [2 ,1 ]
王训练 [1 ]
杨社锋 [2 ]
郑厚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
关键词
锡尾矿; 重金属污染; 土壤; 马铃薯; 豌豆;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5.025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云南个旧锡矿尾矿库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内作物的根际土壤中Pb、As和Cu含量严重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GB15168-1995),污染指数分别为41-49、158-173和22-29,均属重度污染。生长在尾矿库内的作物也受到重金属的不同程度污染,马铃薯(Solanaceae Solanum Tuberosum)和豌豆(Pisum Sativum Linn)的食用部分Pb、As和Cu的含量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上限值相比,高达152和38.5倍、17.4和1.2倍、2和0.95倍。尽管土壤中Sn含量很高,但作物中Sn含量正常,表明Sn未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而进入矿区食物链中。因此应根据尾矿库中土壤的重金属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对其进行针对性地修复,避免在尾矿库内种植作物以减少矿区重金属污染在食物链中的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1847 / 18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Contam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cosystems by trace elements from mining activities of Badao bone coal mine in China [J].
Fang, WX ;
Huang, ZY ;
Wu, PW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3, 44 (04) :373-378
[2]   Influence of black shales on soils and edible plants in the Ankang area, Shaanxi Province, P. R. of China [J].
Fang, WX ;
Hu, RZ ;
Wu, PW .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2, 24 (01) :35-46
[3]   Environmental Se-Mo-B deficiency and its possible effects in Jiantou Keshan disease area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J].
Fang, WX ;
Wu, PW ;
Hu, RH .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2, 24 (04) :349-358
[4]  
云锡志.[M].云锡志编委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5]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6]  
安徽铜陵矿区重金属元素释放迁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张鑫.合肥工业大学.2005, 04
[7]   Pb在豌豆幼苗细胞中的超微结构分布与毒性研究 [J].
刘延盛 ;
鲁家米 ;
周晓阳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5) :647-651
[8]   粤北大宝山矿尾矿铅污染迁移及生态系统环境响应 [J].
付善明 ;
周永章 ;
张澄博 ;
丁健 ;
窦磊 ;
赵宇鴳 .
现代地质, 2007, (03) :570-577
[9]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J].
郭朝晖 ;
宋杰 ;
陈彩 ;
程义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44-1148
[10]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 [J].
黄铮 ;
徐力刚 ;
徐南军 ;
杨劲松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1)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