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黑麦草对农田杂草及其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孙雪 [1 ]
卢鹏林 [1 ]
辛国荣 [1 ]
夏秀娴 [2 ]
林鉴荣 [2 ]
游奕来 [3 ]
机构
[1]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院
[3] 珠海市农业(水稻)科学技术推广站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杂草种子库; 黑麦草; 农田; 抑制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6 [];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904 ;
摘要
农田杂草的萌发、生长,明显地依赖于土壤中活动的杂草种子库。2009-2010年冬季,在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花都基地构建的"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蔬菜"轮作系统中,通过对大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的跟踪调查,以及用诱萌法对土壤中杂草种子库的研究,探讨我国南方农区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对农田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闲时种植黑麦草可以很好地抑制农田杂草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活动的杂草种子数量。在冬季种植黑麦草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后的试验田中,重新种上蔬菜后发现,黑麦草区内的平均杂草数目仅为菜心区的25.00%,冬闲区(对照区)的23.28%;而且,种植黑麦草后的土壤中,活动的杂草种子数量下降了67.85%;另外还发现,冬种黑麦草还可以影响农田中杂草种类,减少甚至避免农田中植株较大的杂草的生长。因此,冬种黑麦草不仅可以生产优质牧草,还可以降低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035 / 10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J].
黄春艳 ;
王宇 ;
黄元炬 ;
朴德万 .
玉米科学, 2010, (04) :103-107+111
[2]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规模、格局及影响因素 [J].
尚占环 ;
任国华 ;
龙瑞军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144-154
[3]   皖江湿地及其开垦为稻田后土壤种子库结构比较 [J].
冯伟 ;
吴新民 ;
潘根兴 ;
许信旺 ;
强胜 .
生态学杂志, 2008, (06) :874-879
[4]   南京地区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 [J].
王一专 ;
吴竞仑 ;
李永丰 .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05) :428-431
[5]   不同生育时期白三叶与黑麦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J].
赵彦华 ;
黄高宝 .
草原与草坪, 2007, (05) :19-24
[6]   非化学方法在农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J].
白勇 ;
王晓燕 ;
胡光 ;
张有度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7, (04) :191-196
[7]   农田杂草种子库研究方法 [J].
马波 ;
强胜 ;
魏守辉 .
杂草科学, 2004, (02) :7-10
[8]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根际效应研究 Ⅳ.黑麦草根际土壤性状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J].
辛国荣 ;
李雪梅 ;
杨中艺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62-66
[9]   长春市郊区旱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研究 [J].
张红梅 ;
白容霖 ;
张慧丽 ;
曲力涛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42-46
[10]   农田杂草种子库研究综述 [J].
冯远娇 ;
王建武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