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评价法与综合指数法在生态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34
作者
朱国宇 [1 ]
熊伟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关键词
生态影响后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综合指数;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1.02.012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是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两种主要方法。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两种方法的特点出发,从便于比较生态状况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在生态影响后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环境影响后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 [J].
魏密苏 .
环境, 2007, (09) :98-99
[2]   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蒋传丰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345-348
[3]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影响后评价 [J].
郭乔羽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580-585
[4]  
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D]. 王波.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  
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应用[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高新波著, 2004
[6]  
综合评价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胡永宏,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