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皮肤溃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被引:39
作者
丁雷
岳永生
宋憬愚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3] 泰安
关键词
虹鳟; 皮肤溃烂病; 病原; 豚鼠气单胞菌; 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122 [];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从患皮肤溃烂病的虹鳟鱼体中分离到多株细菌 ,其中两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两株菌生长适温分别为 2 5~ 35℃、10~ 30℃。pH值分别为 6 5~ 8 5、 6 5~ 9 0。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高度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J].
周剑光 ;
杨先乐 ;
艾晓辉 .
水产学报, 1999, (03) :271-277
[2]   由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的欧洲鳗鲡败血症 [J].
樊海平 ;
曾占壮 ;
余培建 ;
李志青 .
水产学报, 1999, (03) :313-318
[3]   鳖“穿孔病”病原菌及其免疫防治 [J].
毛宁 ;
杨岩花 ;
赖琼华 ;
廖才生 .
水产学报, 1998, (03) :43-48
[4]   鲤竖鳞病病原及其疫苗的研究 [J].
安利国 ;
傅荣恕 ;
邢维贤 ;
杨桂文 .
水产学报, 1998, (02) :41-47
[5]  
鱼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琪琰等 编, 1983
[6]  
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