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被引:279
作者
洪大卫
王式
谢锡林
张季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Sm-Nd同位素; 花岗岩; 大陆地壳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陆地壳的生长速率和地壳生长的位置均是地球科学中的最基本的问题。现有的许多大陆地壳生长模式认为 ,90 %的大陆地壳生长于 18亿年以前 ,显生宙以来的地壳生长不到整个地壳的 10 % ,主要位于活动大陆边缘。近年来在兴蒙造山带发现大量具有新生地壳来源性质的花岗岩产生于 50 0~ 10 0Ma ,对上述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现有的Nd同位素资料表明 ,兴蒙造山带的显生宙花岗岩 ,不论形成于什么时代和什么构造背景 ,也不论属于何种成因类型 ,几乎都具有正ε(Nd ,t)值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 。从西往东 ,随着时代逐渐变新ε(Nd ,t)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花岗岩的tDM同由蛇绿岩和岛弧杂岩记录的古亚洲洋扩张的时间基本一致。只有一些在新元古代微陆块上的花岗岩才显示负ε(Nd ,t)值和较老的tDM,反映了其源岩包括前寒武纪地壳同地幔来源物质的不同程度混合。兴蒙造山带的花岗岩具有地幔来源的ε(Nd ,t)值 ,说明这些花岗岩中有一部分 (例如加里东期和海西早期 )可能同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花岗岩的来源是被交代的地幔楔。而大面积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则可能是由 80 0~6 0 0Ma前俯冲的洋壳形成的新生大陆地壳在拉伸体制下部分熔融而成。如果情况是这样 ,显生宙就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地壳生长。板内岩浆活动 ,特别是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大兴安岭中生代伸展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牟保磊 .
地学前缘, 1999, (04) :339-346
[2]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林强 .
岩石学报, 1999, (02) :22-30
[3]   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 [J].
韩宝福 ;
何国琦 ;
王式洸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16-21
[4]   正εNd(T)值的准铝-过铝花岗岩:新疆也布山岩体 [J].
韩宝福 ;
王式洸 ;
孙元林 ;
洪大卫 .
科学通报, 1998, (12) :1323-1328
[5]   巴尔哲超大型稀土铌铍锆矿床地球化学和成因 [J].
王一先 ;
赵振华 .
地球化学, 1997, (01) :25-26+28+30-36
[6]   新疆乌伦古富碱侵入岩成因探讨 [J].
赵振华,王中刚,邹天人,增田彰正 .
地球化学, 1996, (03) :205-220
[7]   新疆阿拉套山花岗岩类高εNd值的成因探讨 [J].
周泰禧,陈江峰,李学明 .
地质科学, 1996, (01)
[8]   西天山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的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陈江峰,满发胜,倪守斌 .
地球化学, 1995, (02) :121-127
[9]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 [J].
洪大卫 ;
王式洸 ;
韩宝福 ;
靳满元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4) :418-426
[10]   新疆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J].
王式洸,韩宝福,洪大卫,许保良,孙亚芸 .
地质科学, 1994, (04) :37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