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汝通
陈飞跃
机构
[1]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稻曲病; 发生规律; 预测; 抗病性; 化学防治;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89.01.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不同品种间差异明显,孕穗期是易感病期,病害发生程度的轻重,除水稻品种抗病性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水稻孕穗期至齐穗期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此期间,如果雨日多、雨量多、日照时数少、相对湿度高、昼夜温差小,发病率就高,反之,则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铜对稻曲病的防效优于井岗霉素等常用杀菌剂,采用6%多菌铜可湿性粉剂兑水50倍于水稻孕穗初斯至中期防治一次,即可获得良好的防病效果,一般防效在90%以上,本文还讨论了高感和中感品病害发生率预测预报应用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稻曲病几个发病因素和损失调查分析 [J].
李火苟 .
植物保护学报, 1985, (01) :8+28-8
[2]  
水稻病害.[M].[]欧(S·H·Ou) 编著;何家泌 译.农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