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12
作者
刘晔 [1 ]
杨蕾 [2 ]
机构
[1] 开封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2] 河南省纪委监察厅宣教室
关键词
网络反腐; 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曝光; 网络公共舆论; 网络舆论传播; 网络舆论监督; 机制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博客、微博客等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社会状态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网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提高,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认真研究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建立官民互动的监督新模式等,探索网络反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廉政建设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三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近7年我国网络反腐时间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一文指出,与网络举报相比,政府在网络曝光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挥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制度化举措,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一文提出一种基于官方网站举报监督与民间网络曝光监督两者融合的网络监督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建议。我们认为,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腐败产生的体制根源探析 [J].
张向东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0 (01) :9-11
[2]   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理论研究 [J].
王侃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8) :2-7+125
[3]   网络监督为反腐倡廉提供新动力 [J].
王茶香 .
领导科学, 2009, (22) :7-7
[4]   网络监督或应走向常态 [J].
金风 .
瞭望, 2009, (13) :18-18
[5]   社会廉政评价:经验与趋势 [J].
胡杨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2 (02) :30-33
[6]   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 [J].
戴菁 .
理论前沿, 2009, (05)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