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25
作者
郝翠
李洪远
孟伟庆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
关键词
可持续性评价; 可持续性指数; 评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国内很多组织都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进行过研究分析,但大多是特定的案例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使得不同地区比较起来很困难。本文对各种评价方法如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法、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和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来源、理论和应用作了介绍。得出各方法适用范围:可持续性指数法适合于国家间的综合评价;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法适合于各种范围,包括国家、区域、地区和小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对于小范围更合适。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可持续性指数法信息量大,但是计算复杂;生态足迹法计算过程简单,但是缺失一些可持续性信息;能值分析法考虑问题全面,但是其原理涉及热力学知识,很难被一些学者认同;指标体系评价法变通性较大,可随着评价系统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是主观性较强。通过分析指出不同方法适用范围并指出每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兰州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刘海清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5) : 15 - 19
  • [2] 异龙湖湿地功能可持续性评价及PSR模型时滞性研究
    翟红娟
    崔保山
    王英
    王娟
    赵欣胜
    胡波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 243 - 252
  • [3]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黄宝荣
    欧阳志云
    张慧智
    郑华
    徐卫华
    王效科
    [J]. 生态学报, 2008, (01) : 327 - 337
  • [4]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价——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
    徐建英
    陈利顶
    吕一河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789 - 3795
  • [5]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许素芳
    周寅康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453 - 457
  • [6] 国家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评价研究:环境可持续性指数2005[J]. 杜斌,张坤民,彭立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1)
  • [7] 张家口地区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王丽艳
    王卫
    刘毅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 94 - 98
  • [8] 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 579 - 582
  • [9] Using exergy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n urban area
    Balocco, C
    Papeschi, S
    Grazzini, G
    Basosi, R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4, 48 (02) : 231 - 244
  • [10] 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
    Lenzen, M
    Murray, SA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7 (02) : 229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