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304
作者:
李莹
陈志红
周北凡
李义和
武阳丰
刘小清
赵连成
麦劲壮
杨军
石美玲
田秀珍
关渭全
于学海
陈磊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2]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3] 北京市石景山区慢性病防治所
[4] 广州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
[5] 首钢总医院
[6] 广州造船厂职工医院 北京
[7]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血脂;
脂蛋白类;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血脂指标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和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35~59岁,基线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主要资料完整者10 222人为研究对象(男性4963人,女性5259人),平均随访15.9年。观察终点为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ICVD),包括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结果 随访期间发生ICVD事件378例,其中单纯冠心病96例,缺血性脑卒中270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1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性别以及收缩压(SBP)、糖尿病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血清总胆固醇(TC)5.17~5.67 mmol/L组,5.68-6.19 mmol/L组,≥6.20 mmoL/L组ICVD事件发病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34(1.00-1.80),1.61(1.15~2.26)和1.70(1.21~2.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2-4.12 mmol/L组,≥4.13 mmol/L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1.62(1.15~2.27)和1.67(1.17~2.40),均显著高于参照组(TC<5.17 mmoL/L,LDL-C<3.10 mmoL/L)。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诊断标准,在TC临界升高以上(≥5.17 mmol/L)和升高(≥5.68 mmol/L)组,ICVD发病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为33.8%和35.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10.6%和6.2%。而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