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现金股利

被引:31
作者
罗琦
吴哲栋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代理问题; 现金股利; 股利价值; 替代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学者们围绕公司代理问题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结果模型认为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而替代模型认为治理质量较差的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保持良好的声誉。在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公司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探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导致公司代理问题的差异,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2006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采用Tob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借鉴Fama and French的价值回归模型测量代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可能性较大,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减少代理成本,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成正比。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协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缓解代理冲突的必要性较小,股利支付率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与控股股东协同效应较强的公司相比,当控股股东表现为利益侵占时,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较强,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基于股利支付水平和现金股利价值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模型对于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具有适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影响公司现金股利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对中国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公司现金分红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现金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 [J].
徐寿福 ;
徐龙炳 .
管理科学, 2015, 28 (01) :96-110
[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 [J].
王晓巍 ;
陈逢博 .
管理科学, 2014, 27 (06) :40-52
[3]   半强制分红政策、逆向选择与股利掏空 [J].
强国令 .
投资研究, 2014, 33 (10) :118-131
[4]   产品市场竞争、控股股东倾向和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J].
曹裕 .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 (03) :141-148
[5]   外部审计和现金股利的公司治理角色:替代抑或互补 [J].
魏锋 .
审计研究, 2012, (04) :76-82
[6]   现金股利是“掏空”的工具还是掩饰“掏空”的面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作平 ;
苏忠秦 .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 (02) :77-84
[7]   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价值的理论模型解释 [J].
秦志华 ;
徐斌 .
管理科学, 2011, 24 (04) :22-31
[8]   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08) :34-44
[9]   管理层持股、股利政策与代理问题 [J].
董艳 ;
李凤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1015-1038
[10]   现金、股利资产估值与独立董事有效性——基于价值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徐晓萍 ;
李进军 .
财经研究, 2011, 37 (03) :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