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稀土元素对花生增产效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劳秀荣
王文祥
李燕婷
郝艳如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山东泰安
[3] 山东泰安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花生; 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2 [花生];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砂培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外源稀土对花生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稀土浸种花生不仅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而且还促进了叶细胞叶绿体的生长发育,使叶绿体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基粒片层数增多,紧密度高,从而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提高荚果产量。浸种花生各器官中稀土元素分布为:根>叶>茎>果壳>果仁;总吸收量为:叶>根>果壳>果仁。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稀土在花生上应用效果与使用技术研究简报附视频 [J].
张礼凤 ;
王才斌 ;
王华松 ;
于照兹 ;
高成功 ;
车书杰 .
花生科技, 2000, (02) :23-25
[2]   山东省稀土农用研究与应用展望 [J].
劳秀荣 ;
刘春生 ;
杨守祥 ;
李絮花 ;
张敏民 ;
王翠芬 .
土壤通报, 1998, (05) :36-37+40
[3]   浸种花生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的研究 [J].
马玉增 ;
劳秀荣 ;
刘春生 ;
李絮花 ;
杨守祥 .
稀土, 1996, (05) :63-65
[4]   稀土农用研究与应用展望 [J].
劳秀荣,杨守祥,马玉增,刘春生,李絮花,张敏民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2) :257-262
[5]   测定植物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新方法——用同一显色剂测定植物稀土总量和土壤可溶态稀土 [J].
魏幼璋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3) :11-16
[6]  
植物电子显微镜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英)B.E.朱尼珀等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