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年来亚洲降水与大气环流变化重建和模拟综述

被引:5
作者
廖梦娜
于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亚洲; 湖泊水位; 晚第四纪; 古湖沼学; 古气候模型; 古气候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区域性的湖泊水位能反映有效降水及气候变化,已成为重建第四纪降水和水量平衡最重要的指标。亚洲分布着几乎全球各种成因类型的湖泊,第四纪湖泊演化在全球第四纪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通过对地貌学、沉积学、生物地球化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重建了各个区域的湖泊水位变化,并据此建立了湖泊演变数据库,作为研究第四纪亚洲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湖泊水位气候理论的发展历程,回顾晚第四纪亚洲湖泊水位研究的历史;分析晚第四纪亚洲从西到东不同区域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和地域特征,并根据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两个特征期湖泊空间变化特征,从古气候模拟的角度探讨了气候驱动机制下湖泊水位变化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青藏高原全新世降水序列的集成重建 [J].
侯光良 ;
鄂崇毅 ;
肖景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9) :1117-1123
[2]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内蒙古黄旗海古降水量研究 [J].
申洪源 ;
贾玉连 ;
魏灵 .
沉积学报, 2005, (03) :523-530
[3]  
A 2.8 Ma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tectoni events inferred from the Cuoe core in the middle of Tibetan Plateau[J]. SHEN Ji1,Lü Houyuan2,WANG Sumin1,CHEN Shiyue1,YANG Xiangdong1,WU Yanhong1 & ZHU Zhaoyu3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2.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3.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Correspondenc
[4]   萨拉乌苏河系的初步探讨 [J].
裴文中 ;
李有恒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4, (02) :99-118
[5]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沈吉, 2010
[6]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晚第四纪古环境[M]. 气象出版社 , 潘安定, 2010
[7]  
中国湖泊演变与古气候动力学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于革等编著, 2001
[8]  
呼伦湖[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王苏民等著, 1995
[9]  
青藏高原盐湖[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向 军等著, 1989
[10]  
Lake water change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 Simulations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J] . Ge Yu,Huadong Shen.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