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点——如何对待中俄关系中的摩擦

被引:1
作者
吴大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平衡点; 温度基准点; 战略协作伙伴; 俄罗斯; 斯拉夫石油公司; 当代外交; 中俄两国; 大国崛起; 国际经济摩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2002年年底以来,以中石油退出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竞标和俄罗斯中国的远东石油管道改线问题为标志性表象,中俄经贸关系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摩擦。某些媒体甚至认为中俄两国关系在2003年遭遇了寒流。近年来,中俄间类似的经贸纠葛还有中国媒体大量报道的俄罗斯向中国与印度出口的武器装备技术等级有别的问题,认为中方获得的俄罗斯军事装备比印度所购武器在技术上落后10年。俄罗斯传媒极力炒作的个案,其中包括:俄方企业在长江三峡工程第一批8台机组和西气东输工程的燃气轮机项目的竞标中被淘汰,抱怨中方未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的“国际经济摩擦”时期 [J].
赵晓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 (06)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