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边界层风垂直变化观测研究

被引:10
作者
董保举 [1 ,2 ]
张成稳 [3 ]
付志嘉 [2 ]
杨澄 [2 ]
李育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
[3] 云南省大理州气象局
关键词
云南大理; 风廓线雷达; 边界层; 局地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6 [风向、风速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8年3月云南大理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其上空局地环流特征。通过对云南大理上空三维风场的分析发现当地受地形影响明显,600 m以下午后至夜晚以西南风为主,出现下沉气流,风速较大,凌晨至中午以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600 m以上主要是西南和西北风,风速较大。这说明影响该地区的环流高度为600 m,表明该地区低层以山谷风、湖陆风及峡谷的风叠加为主导的环流特征是该地区的局地环流日变化基本特征。云南大理上空气流的逐日变化在600 m以下主要以东南风为主,高空是西北风、西南风交替出现,并且垂直运动以上升气流为主,偏西气流的加强导致垂直运动加强,南风、北风变化与垂直气流关系不是很明显,西风气流的变化对云南大理的垂直运动有重要的影响;云南大理上空在600 m以下风速变化不大,600 m以上风速随高度线性增大,点苍山高度(2 000 m)以下夜间风速大于白天风速,2 000 m以上白天风速大于夜间风速。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100 m和1 000 m高度主导风向都相反,500 m高度能看出白天的东南风转换为夜间西南风。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层状云降水过程中的风廓线特征 [J].
王秀玲 ;
陈昱 .
气象科技, 2010, (04) :409-412
[2]   洱海湖滨大气边界层结构及特征分析 [J].
徐安伦 ;
董保举 ;
刘劲松 ;
孙绩华 ;
朱以维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637-644
[3]   雾日期间边界层特性分析 [J].
刘建忠 ;
张蔷 ;
杨道侠 .
干旱气象, 2010, (01) :41-48
[4]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董保举 ;
刘劲松 ;
高月忠 .
气象科技, 2009, 37 (04) :411-414+517
[5]   上海世博园上空边界层风垂直变化观测研究 [J].
辛跳儿 ;
贺千山 ;
魏海茹 ;
刘冬韡 ;
周广强 ;
杨何群 ;
邵德民 .
高原气象 , 2009, (01) :127-135
[6]   大理近地层山谷盆地湖陆风及湍流特征分析 [J].
杨智 ;
刘劲松 ;
孙绩华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5) :32-37
[7]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古红萍 ;
马舒庆 ;
王迎春 ;
李炬 ;
曹晓彦 .
气象科技, 2008, (03) :300-304+385
[8]   HEST2007珠峰北坡风廓线观测研究 [J].
邹捍 ;
李鹏 ;
朱金焕 ;
马舒坡 ;
李爱国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99-1207
[9]   南亚夏季风对珠穆朗玛峰北坡地面风场的影响 [J].
周立波 ;
邹捍 ;
马舒坡 ;
李鹏 ;
吴瑞欢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73-1186
[10]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J].
孙方林 ;
马耀明 ;
马伟强 ;
李茂善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1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