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的历史变迁与行为特征

被引:7
作者
唐鸣
梁东兴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农户; 原子化小农; 集体化小农; 社会化小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户自身特点、认同逻辑、活动场域的变化是影响农户变迁与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而农户的历史变迁与行为特征又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户是典型的原子化小农,其认同逻辑上生存性价值居首,活动地域局限于村庄集镇。人民公社时期农户被组织进公社成为集体化小农,认同逻辑上本体性价值发生转变,活动地域牢固束缚于公社。改革开放后农户流卷入市场成为社会化小农,并在当前呈现出认同逻辑上社会性价值凸显,活动地域方面呈现出进入市场难"入城"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目标与路径.[M].郑有贵;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董辅〓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M].沉石;米有录主编;.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6]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
[7]  
资本论Azi ben lun.[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10]   利益的代理与考量:农村民主的发展逻辑 [J].
唐鸣 ;
梁东兴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