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41
作者
宫秀梅 [1 ]
金之钧 [2 ]
曾溅辉 [1 ]
邱楠生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深层; 渤南洼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主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暗色泥岩、砂泥岩及膏盐层,有机碳含量为0.9%2.39%,干酪根为Ⅰ和Ⅱ1型;深部储集层以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细砂岩及泥灰岩为主,孔隙度为1.18%23.5%,渗透率为0.1×10-336.67×10-3μm2;按照圈闭类型可将深层油气藏划分为岩性圈闭油气藏和复合圈闭油气藏,按烃源岩类型可将其分为古近系腐泥型烃源岩油气藏和中、古生界煤成气藏,按生储盖组合又可将其划分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和上生下储型油气藏。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主要受充注期、流体动力系统及膏盐层控制。油气的晚期连续充注为深层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层特有的超压流体动力系统为深部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动力。区域性分布的膏盐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1)区域性封盖作用;2)延缓了其下地层的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物性;3)有利超压流体系统的形成。因此,膏盐层的下部地层为深层勘探的有利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渤南洼陷古近系膏盐层对深层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宫秀梅 ;
曾溅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24-27
[2]   热作为油运移动力的物理模拟实验 [J].
邱楠生 ;
方家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0-214
[3]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分析 [J].
蒋有录 ;
刘华 ;
张乐 ;
谭丽娟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5-218+259
[4]   超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运聚关系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103-108
[5]   渤海湾盆地深层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J].
何海清 ;
王兆云 ;
程玉群 .
沉积学报, 1999, (02) :108-114
[6]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 [J].
曾溅辉 ;
郑和荣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60-63
[7]   沉积盆地泥质岩石的水力破裂和幕式压实作用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王其允 .
科学通报, 1997, (20) :2193-2195
[8]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J].
潘长春 ;
周中毅 ;
解启来 .
沉积学报, 1996, (04) :16-24
[9]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谯汉生等主编, 2002
[10]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田克勤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