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模式

被引:15
作者
朱兴运,任继周,沈禹颖
机构
[1]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山地-绿洲-荒漠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耦合,综合速率法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9 [牧场建设];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绿洲中的科技容量和生产能力比荒漠高出几倍乃至几百倍,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和效益趋于合理与完善。为确保绿洲子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赖于南部山地子系统的水源涵养及物种保护,也有赖于北部荒漠于系统稳定的“屏障”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退化的监控研究 [J].
方创琳 .
生态学杂志, 1994, (05) :50-55
[2]   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 [J].
任继周,万长贵 .
草业学报, 1994, (03)
[3]   草地农业系统对河西商品粮基地的作用——IRM决策分析 [J].
姜润潇 ;
任继周 ;
吴新一 .
草业学报, 1993, (01) :15-20
[4]   种草与河西的治理 [J].
李毓堂 .
草业科学, 1991, (06) :6-9
[5]   甘肃省河西地区芦苇植物群落的研究 [J].
丘明新 .
西北植物学报, 1986, (03) :1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