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寒漠带水文、生态和气候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陈仁升 [1 ,2 ]
韩春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山寒漠带; 空间分布; 水文循环; 低温微生物; 生态脆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高山寒漠带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面积比率约为20%30%,在高海拔山区面积分布广阔,是山区流域降水的高值区,下渗迅速,产流系数高,是山区流域的主要产流区。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地形陡峭、植被稀疏,是重要的水文功能区和极端寒区生态脆弱区,附生在其中的稀疏植被和低温微生物是高山生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也有指示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很少。人类活动对高山寒漠生境植被的影响比低海拔区要小,因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气候变化效应比较监测的机会。提出高山寒漠带在我国冰冻圈水文、生态和气候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相关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建议将高山寒漠带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气候和水文功能区,专门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祁连山中段北坡最大降水高度带观测与研究 [J].
王宁练 ;
贺建桥 ;
蒋熹 ;
宋高举 ;
蒲健辰 ;
武小波 ;
陈亮 .
冰川冻土, 2009, 31 (03) :395-403
[2]   生物土壤结皮研究:进展、前沿与展望 [J].
李新荣 ;
张元明 ;
赵允格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1) :11-24
[3]   黑河源区高山草甸的冻土及水文过程初步研究 [J].
陈仁升 ;
康尔泗 ;
吉喜斌 ;
阳勇 ;
张智慧 ;
卿文武 ;
白生云 ;
王连东 ;
孔庆柱 ;
雷有宏 ;
裴宗喜 ;
王军 .
冰川冻土, 2007, (03) :387-396
[4]   微生物对冻土生境的适应以及对全球变化和寒区工程扰动的响应:进展与展望 [J].
杨思忠 ;
金会军 ;
魏智 ;
吉延峻 ;
何瑞霞 .
冰川冻土, 2007, (02) :279-285
[5]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J].
杨凯 ;
高清竹 ;
李玉娥 ;
林而达 ;
盛文萍 ;
江村旺扎 ;
王宝山 ;
李文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4) :410-416
[6]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J].
李轶冰 ;
易华 ;
杨改河 ;
王得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193-196
[7]   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与地上植被及土壤环境的关系 [J].
尚占环 ;
丁玲玲 ;
龙瑞军 ;
马玉寿 .
草业学报, 2007, (01) :34-40
[8]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凝结水研究综述 [J].
郭占荣 ;
刘建辉 .
干旱区研究, 2005, (04) :160-164
[9]   甘肃河西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齐善忠 ;
罗芳 ;
肖洪浪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3) :186-190
[10]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 [J].
李英年 ;
赵新全 ;
曹广民 ;
赵亮 ;
王勤学 .
高原气象, 2004, (04) :55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