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与防制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 ,了解钉螺和传染源来源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且疫情较重的 2个自然村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结果 历史上可能有未发现的少量钉螺存在 ,通过 6 0年代修建黄石水库 ,钉螺进入灌溉渠道大量扩散 ,在输入外来传染源后 ,导致了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和扩大。试区采取上述防制对策后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 1998年的 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14% ,下降了 98.8% ;耕牛感染率由 15 .91%下降到 1.35 % ,下降了 91.2 % ;活螺密度由 9.12 %只 /框 (每框 0 .1m2 ,下同 ) ,下降到 0 .11只 /框 ,下降了 98.8% ;感染螺密度由0 .0 2 48只 /框 ,下降到 0。 1999年和 2 0 0 0年均未查到感染螺。结论 修建水库 ,如有钉螺进入灌溉系统 ,可以沿水系造成大面积扩散 ,加之传染源输入而形成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 ,短期内可以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