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区Ng3区块微生物驱油物模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涛
宋智勇
曹功泽
徐登霆
谭晓明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微生物驱油的效果,在对中一区Ng3油藏状况、原油物性以及水质状况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实施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依据.并利用岩心管模拟地层压力和温度进行微生物驱油的实验研究,同时改变不同的营养条件和菌种组合,确定了最佳的驱油条件.结果表明: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多轮次驱替后产表面活性剂菌可以提高采收率3.7%,产聚合物菌可以提高采收率3.9%,而对于混合菌培养驱替后最大可以提高采收率6%以上.综合实验证明所用菌株可以作为现场微生物驱油的备选菌株,而且油藏的内源菌测试表明没有对实验菌株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胜利油藏不同时间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 [J].
任红燕 ;
宋志勇 ;
李霏霁 ;
汪卫东 ;
张晓君 ;
赵立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04) :561-568
[2]   多孔介质渗透率对油藏微生物生长代谢影响 [J].
包木太 ;
袁书文 ;
李希明 ;
宋智勇 ;
郭辽源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 28 (01) :35-40
[3]   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葡北地区应用 [J].
安晓康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 7 (02) :227-230
[4]   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室内模拟激活实验研究 [J].
包木太 ;
王兵 ;
袁长忠 ;
李希明 .
化工学报, 2008, (09) :2334-2338
[5]   胜利油田S12块内源微生物群落选择性激活条件研究 [J].
包木太 ;
孔祥平 ;
宋永亭 ;
陈勇 ;
魏斌 ;
张松亭 ;
汪卫东 ;
王修林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44-48
[6]   微生物采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 [J].
杨承志 ;
楼诸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69-72+101
[7]   Iso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biosurfactants produced by Bacillus subtilis PT2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4 for microbial surfactant-enhanced oil recovery [J].
Pornsunthorntawee, Orathai ;
Arttaweeporn, Nampon ;
Paisanjit, Sarawut ;
Somboonthanate, Pastra ;
Abe, Masahiko ;
Rujiravanit, Ratana ;
Chavadej, Sumaeth .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8, 42 (02) :172-179
[8]   Evaluation of bioemulsifier mediated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sand pack column [J].
Suthar, Harish ;
Hingurao, Krushi ;
Desai, Anjana ;
Nerurkar, Anuradha .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8, 75 (02) :225-230
[9]   Thermokinetic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optimum NaCl concentration for petroleum bacterial growth [J].
Nan, ZD ;
Tan, ZC .
THERMOCHIMICA ACTA, 2002, 386 (01)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