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城市公众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关系

被引:16
作者
段菁春 [1 ]
薛志钢 [1 ]
柴发合 [1 ]
曾燕君 [2 ]
徐锋 [3 ]
吴爱冬 [2 ]
胡晏玲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3] 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公众感受; 灰霾; PM2.5; 能见度;
D O I
10.13198/j.res.2011.02.13.duanjch.006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现行空气污染指数与实际人体感受可能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分别在广州和乌鲁木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主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PSI)为良和轻微污染对应的API分别为43和99(广州),75和179(乌鲁木齐),但较弱的相关关系表明,现行包含3项污染物指标的API尚不能完全体现公众的主观感受;公众健康综合感受(PHI)恶化对应的API区间广州约为API>60,乌鲁木齐则为API>100;广州PSI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HI和能见度,而在乌鲁木齐则为ρ(SO2),ρ(NO2),ρ(PM10)和PHI;建议将能见度,O3和PM2.5纳入API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春华 ;
吕爱华 ;
余晓丽 ;
丁博 ;
孜来汗艾沙 ;
张佩玲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4) :349-353
[2]   我国与国际空气污染指数系统的比较 [J].
张轶男 ;
向运荣 ;
张毅强 ;
陈尊裕 ;
李倩倩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8) :1604-1610
[3]  
广州灰霾期间颗粒态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J]. 段菁春,谭吉华,盛国英,傅家谟.环境科学. 2009(06)
[4]   乌鲁木齐市夏季大气PM10、PM2.5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J].
孙龙仁 ;
郑春霞 ;
王文全 ;
牛玲 .
天津农业科学, 2009, 15 (02) :37-41
[5]   基于Г型分布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 [J].
李祚泳 ;
汪嘉杨 ;
刘丹丽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03) :555-558
[6]   2008年1月广州大气污染特征及能见度观测研究 [J].
张剑鸣 ;
陶俊 ;
张仁健 ;
许振成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61-165
[7]   北京市冬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消光作用 [J].
李令军 ;
王英 ;
李金香 ;
李云婷 ;
魏强 ;
金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2) :90-94
[8]   空气污染指数模式的改进 [J].
陶志华 ;
秦浙新 ;
韩梁钧 .
环境保护科学, 2006, (01) :14-16
[9]   广州灰霾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的分布 [J].
段菁春 ;
毕新慧 ;
谭吉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1) :6-10
[10]   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脑、心、肾、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孟紫强 ;
刘玉香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