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被引:67
作者:
原林
姚大卫
唐雷
黄文华
焦培峰
陆云涛
戴景兴
张辉
贺振泉
钟世镇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 香港中文大学解剖学系
[3] 广州中医药大学
[4] 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
[5] 香港
[6] 广州
来源:
关键词:
数字解剖;
结缔组织;
自体监控系统;
针灸机制;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2004.04.00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索人体经穴的解剖学构成和针灸疗法的机制。 方法 在男、女图像数据集的基础上 ,通过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 ,构建了人体全身筋膜结缔组织的网状结构支架 ,与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的刺激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根据筋膜所处的解剖学部位可分为 5类 :1 真皮的网状层和乳头层致密结缔组织 ;2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3 肌间隔疏松结缔组织 ;4 神经血管束疏松结缔组织 ;5 内脏器官门及被膜疏松结缔组织。将构建的筋膜与中医针灸的刺激部位进行比较 ,数字人研究结果显示 ,中医针灸治疗的解剖学基础可能是分布于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 结论 人体可能存在由结缔组织筋膜构成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系统———自体监控系统。该系统可能是针灸疗法的解剖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