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部晚更新世气候地貌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5
作者
袁宝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环境; 地质环境; 柴达木盆地; 晚更新世; 气候地貌; 古冲沟; 马兰黄土; 地层; 古湖岸线; 盐湖; 察尔汗盐湖; 达布逊湖; 古沙丘;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3209/j.0479-8023.1988.02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北部指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该区地处中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引起气候带的迁移,同时也形成与该气候带相适应的气候地貌类型。它们很好地记录了古气候古环境变化过程。本文讨论了中国北部晚更新世的各种气候地貌。并据此重建了中国北部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冰缘现象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J].
董光荣 ;
高尚玉 ;
李保生 ;
吴正 .
地理研究, 1985, (01) :1-13+109
[2]   用铀子系法测定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 [J].
原思训 ;
陈铁梅 ;
高世君 .
人类学学报, 1983, (01) :90-94
[3]   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地层的初步研究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成鑫荣 .
地质学报, 1981, (01) :1-13
[4]   论现实主义原则在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以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大陆架为例 [J].
任美锷 ;
曾成开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 (02) :94-105
[5]   萨拉乌苏组的沉积环境及地层划分问题 [J].
袁宝印 .
地质科学, 1978, (03) :2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