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后寨河流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路洪海
[1
]
章程
[2
]
机构:
[1]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岩溶含水层脆弱性;
土地利用变化;
后寨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由于强烈的溶蚀作用,岩溶地区溶蚀裂隙、管道等高度发育,并相互贯通,形成岩溶区特有的地下、地表“双层空间”结构体系,地下空间成为地下水存储和运移的重要场所。岩溶地区由于土层浅薄或缺失,并且溶蚀裂隙、管道、落水洞、竖井等高度发育,使含水层更易受地表状况的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岩溶水质的变化能集中反映人类活动胁迫下岩溶含水层脆弱性程度的增加。以典型岩溶单元———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文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含水层本质脆弱性,结合流域地下河水近20年的水化学资料,分析了含水层脆弱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业活动、城镇建设及居民活动都对地下水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岩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改善岩溶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