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被引:12
作者
赵小明
吕金殿
商鸿生
俞征
机构
[1] 陕西省植保所!杨陵
[2]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杨陵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 棉花黄萎病; 酯酶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对棉花黄萎病菌不同致病力及致病类型菌系,不同寄主上的大力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共14个菌系的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不同致病类型菌系有其独特的酯酶同工酶谱。E6酶带的有无与致病力类型有关,E3酶带活性与病菌致病力有关,E3酶带活性与棉花发病病指关联度为0.85。不同寄主大丽轮枝菌酯酶同工酶总酶带数在7~12条之间,主酶带数在2~4条之间,按E3酶带活性强、中、弱划分为3个类型。E3酶带活性与病菌致病力有关,其活性大小与棉花、番茄、茄子病指的关联度均为0.774以上。说明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和于鉴定大丽轮枝菌同一种内不同致病类型致病力菌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的薄层扫描图谱 [J].
董金皋,贾建航,李正平,刘国振,王江柱 .
玉米科学 , 1995, (03) :67-70
[2]   江苏大麦纹枯病菌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J].
赵桂东 ;
李清铣 .
真菌学报, 1993, (02) :163-170
[3]   甘蓝黑胫病菌有致病力与无致病力菌株的区分 [J].
徐孝华 ;
Curt.H ;
Williams.P.H. .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01) :11-15
[4]   江苏麦类禾谷镰刀菌酯酶同工酶测定 [J].
李清铣 ;
朱华 ;
王彰明 .
植物病理学报, 1985, (04) :217-223
[5]   我国棉花枯萎病菌酯酶同工酶测定初报 [J].
吕金殿 ;
牛淑贞 ;
甘莉 .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02) :43-47
[6]   疫毒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 [J].
徐大雅 ;
黄河 ;
王春平 .
真菌学报, 1982, (01) :40-47+66
[7]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