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27
作者:
鲁春阳
[1
,2
]
文枫
[2
]
杨庆媛
[3
]
张鹏飞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级城市;
不同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多样性指数;
均衡度;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5.014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②随城市规模增大,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比、道路广场用地的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程度呈上升趋势;③居住用地比例超出《标准》上限城市较多,且城市规模越小,超标比例越高;④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而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高;⑤特大城市中工业用地比例超标城市数量较多,而中小城市低于《标准》下限的较多;⑥随城市规模增大,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低于《标准》下限的城市所占比例降低;⑦地级以上城市中至少有1/3城市绿地比例不及《标准》下限;⑧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土地利用类型越齐全,且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递增,但优势度趋减;⑨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交通设施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次序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