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被引:39
作者
贺三维 [1 ,2 ]
王伟武 [3 ]
曾晨 [4 ]
刘明辉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方政府研究中心
[3]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多尺度; 标准差椭圆; 灰色预测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1.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19972010年的全国省级、地级市和县级多尺度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库,采用GIS与空间统计学相结合方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特征及时空格局的尺度依赖性,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合理预测。结果表明:1 19972010年中国经济的空间中心位于河南省境内,并呈现出西北移动的趋势,出现沿海-大陆共生的经济空间格局并逐步均衡化。2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尺度效应,其分布重心、形状和方位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变化;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重心越偏向西南方向,其空间分布形状越接近于正圆,主轴方位越偏东。3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20 a中国经济重心会继续向北移动,略微偏向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引擎。研究结果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22 / 16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 [J].
赵璐 ;
赵作权 ;
王伟 .
经济地理, 2014, 34 (02) :14-18+27
[2]   中国县域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研究:1990年~2010年 [J].
罗庆 ;
李小建 ;
杨慧敏 .
经济经纬, 2014, 31 (01) :1-7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广东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7) :1102-1112
[4]   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英文) [J].
齐元静 ;
杨宇 ;
金凤君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3, 23 (02) :297-314
[5]   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 [J].
关兴良 ;
方创琳 ;
罗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55-1065
[6]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J].
陈培阳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85-1097
[7]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曹芳东 ;
吴江 ;
徐敏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6) :23-28
[8]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 [J].
刘卫东 ;
张国钦 ;
宋周莺 .
地理科学, 2007, (05) :609-616
[10]   灰色GM(1,1)模型在区域物流规模预测中的应用 [J].
王晓原 ;
李军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 (03) :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