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生中抵抗:算法社会的技术迷思与主体之困

被引:19
作者
王鑫
机构
[1]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
关键词
算法; 主体性; 权力; 技术; 文化;
D O I
10.13658/j.cnki.sar.2023.04.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30301 ; 1204 ;
摘要
算法社会已然成为技术定义时代特征的一种描述。深度学习算法使AI不断升级,这也潜藏着人与技术之间的权力争夺和人的主体性危机:算法技术带来的便捷生活表象掩盖了人作为主体被束缚的现实以及难以“逃逸”的困境;算法代理不断僭越主体的能力,代替人的判断和选择,高效、快速和简化的算法思维则体现为极致的工具理性。在算法构建的技术世界里,人的隐私和信息变得透明,面孔却变得模糊,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高度同质化地处理,作为主体的人被算法决定看见或遮蔽。对算法社会的批判性反思也意味着共生中的抵抗:人自身暗含解放之力,即通过欲望、情感、想象力和肉身建立与世界的关系;抑或通过转换理解算法的思维和观念,寻求未来人机友好关系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新闻生产中算法运用的技术路径与价值逻辑 [J].
陈昌凤 ;
张舒媛 .
现代出版, 2021, (03) :36-42
[2]   算法社会的文化逻辑——算法正义、“荒谬合理”与抽象性压抑 [J].
周志强 .
探索与争鸣, 2021, (03) :9-12
[3]   算法批判与人-机社会想象 [J].
王鑫 .
探索与争鸣, 2021, (03) :26-28
[4]   算法社会的受众劳动及其创造性破坏 [J].
张跣 .
探索与争鸣, 2021, (03) :19-21
[5]   传播关系千变万化,人是不变的主体 [J].
陈昌凤 .
全球传媒学刊, 2021, 8 (01) :1-2
[6]   生存、认知、关系:算法将如何改变我们 [J].
彭兰 .
新闻界, 2021, (03) :45-53
[7]   算法是一种新的传播观:未来传播与传播学的重构 [J].
喻国明 ;
赵文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 41 (05) :145-149
[8]   从AI到AM:人工智能的知识观 [J].
王鑫 ;
沙永锋 .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8, 71 (06) :41-50
[9]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心理学报,2018(04):462-472
[10]  
Kasapoglu Tayfun,Masso Anu,Calzati Stefano.Unpacking algorithms as technologies of power: Syrian refugees and data experts on algorithmic governance[J].Digital Geography and Society,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