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交代蚀变过程中金活化转移实验研究──以华北地台金矿为例

被引:22
作者
王玉荣
胡受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关键词
金矿流体; 水-岩反应; 实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斜长石、黑云母等单矿物或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的矿物组合与KCl溶液或KCl+KHCO3溶液在150-400℃, 50-80 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显示碱性流体对斜长石蚀变形成钾长石有利, 而酸性流体对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蚀变形成绢云母和绿泥石有利. 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往往向相反方面转变. 实验中观察到反应器皿金管上的金溶解后到黑云母或黄铁矿表面重结晶, 并同时出现赤铁矿. 因此, 金的迁移、富集与流体-矿物界面形成原电池效应有关. Fe3+-Fe2+是氧化-还原剂. Cl?和CO2是重要的挥发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气化-热液矿床的侧向分带及其成因机制 [J].
胡受奚 ;
陈武 ;
华仁民 ;
庄锦良 ;
汪志芬 .
矿床地质, 1992, (04) :291-300
[2]   胶东东部金青顶金矿床围岩蚀变岩带的地球化学、形成机理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J].
杨敏之 ;
李治平 .
地质找矿论丛, 1989, (02) :1-17
[3]   胶东金矿含金建造的地球化学研究 [J].
王鹤年 ;
陈骏 ;
汪耀 ;
丁抗 .
地球化学, 1988, (03) :195-208
[4]   Na2SnF6在水热溶液中水解特征的实验研究 [J].
王玉荣 ;
周义明 .
地球化学, 1986, (03) :202-210
[5]   碱交代与铁矿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J].
王玉荣 ;
樊文苓 ;
郁云妹 .
地球化学, 1981, (01) :95-103
[6]  
华北地台金成矿地质.[M].胡受奚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7]  
表面物理化学.[M].程传煊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8]  
内蒙古自治区哈达门沟伟晶岩金矿地质.[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著;.地震出版社.1995,
[9]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M].王秀璋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10]  
电化学基础.[M].杨文治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